纪念中国西北科学考察九十周年

   2018年9月28日,在新疆,乌鲁木齐新疆师大黄文弼中心将召开【纪念中国西北科学考察九十周年,暨刘衍淮先生捐赠文物特展】。这将是一次时空的穿越,近乎一个世纪之后,先辈的手记、图纸、照片和实物和他们年轻的音容笑貌一起将重现,将展示在他们的后辈面前;将展示在新疆和中华大地的面前……

   1927年5月9日,西北科学考察团中或称中瑞考察团,在北京西直门登上火车,去包头,考察团多路成员将在那儿汇集和作物资装备。长长的驼队将满载着设备、钱粮、寒衣、武器等足以提供这支有20多人的综合科学项目考察大队使用。考察项目包括地质、水文、气象、考古、人种、宗教文化等领域,(携带的设备里光氢气瓶就有36个,由19峰骆驼驮着)此刻,他们就要向亚洲腹地——新疆大漠进发,开始中国有史以来首次,并取得重大成功历时八年的科学考察。考察团有两个团长,其中外方团长是斯文赫定,一位享誉世界的瑞典籍探险家和地质学家,他自从30岁起就开始对中亚大陆有着无与伦比的浓重兴趣。这是他生平对中亚大陆的最后一次也是最富有成效的一次考察。
   中国方面派出都是一流的学者、专家和数名应召入选的优秀在校生(刘衍淮就是其中一位)中方团长徐炳昶胸襟坦荡,敢于作为,为考察团成立和起步做出了无可替代的卓越的贡献。同样,中国团员在这次勘察中都竭尽全力,表现出顽强刻苦、善良合作的可贵品格,最大限度地完成了使命,成果斐然,这些都深深赢得了外方团员的由衷敬佩,一举荡涤了当时被西方人认为中国科学家不具有探险精神必会半途而废的耻笑性预言。这些后来都被详细地记录进了西方人自己的书里,成为中国科学家的杰出写照。而最能让历史铭记的是,从这次考察中还走出来了一批后来中国学界的奠基科学家和对民族振兴作出大贡献的人物:袁复礼、黄文弼、陈宗器、李宪之、刘衍淮、胡振铎、龚继成等。他们就是一片璀璨的行星,将一直辉映在我们的上空。
   血脉传承,源源不息。
   让我们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