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继成先生曾获中国工程师协会“金牌荣誉奖”

   中国工程师协会民国时期的中国工程师协会,其前身是詹天佑1912年在广州发起创立的中华工程学会,其也是中国工程师团体组织之始。后颜德庆在上海创立了中华工学会,徐文炯等人组织建立路工同人共济会,不久上述三会合并,改名为中华工程师会,詹天佑为会长,以汉口为会址。1914年,更名为中华工程师学会。迁总会到北平。几年后,凌鸿勋等在美创立的中国工程学会并入。
   协会设有“金牌荣誉奖”,授予社会上知名的工程项目负责人或出名的科学工作者。先后颁发金牌9枚。获奖人分别是侯德榜、凌鸿勋、茅以升、孙越崎、支秉渊、曾养甫、龚继成、李承干、朱光彩。其奖励的授予往往与谷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竣工和科技发明问世有关,如1935年《制碱工业》问世,侯德榜获奖;1941年钱塘铁路成功通车,茅以升获奖;1947年花园口堵口工程完工,朱光彩获奖。9位获奖人员中,龚继成名列其中:
   龚继成(1900—1945)字骏声,江苏省海门市人, 192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唐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是一个有才华和充满实干精神的筑路专家。大学毕业后曾任津浦铁路工程师,1929年后调任杭江铁路测量队长。1933年由铁道部派出,作为绥新公路查勘队工程师,绥新公路线路的勘察。基于上述路线的勘测的公路建设,对后来国外援华抗日物资运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35年2月中旬返回南京。同年调任陇海铁路工程局第一总段段长,负责修建西安至兴平段铁路。1937年,奉铁道部委派勘测宝鸡至成都铁路线。1940年秋,调任西祥公路工程处副总工程师,负责建造西康省境内一条公路的建设,该路对抗战物资运输极为重要。后来他圆满完成了任务。其后龚继成曾任滇缅铁路局局长、滇缅公路公务局局长兼总工程师,负责修复被破坏的公路路段,是滇缅交通的民族英雄。接着兼任中印公路新工程处处长。1945年1 月中印公路全线通车,他为首次打通中印国际通道做出重要贡献。曾获得“中国工程师荣誉奖章”。
   本文摘自《民国中国工程师协会的“金牌荣誉奖”》,原创: 一代傲娇  春源视界
   二〇一八年八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