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江海馆

  3月21日,我们上海一行人专车去海门参观海门江海博物馆。博物馆去年年底开张,网上佳评如潮。这是我们首次前往,却凝聚了家族大半个世纪的寄托,意义难以言表。

   江海博物馆收藏有数千件名人真迹。那金光闪耀的馆名字迹首先就夺人眼目,而映衬在碧水绿茵中一片青瓦白墙的“四汀宅沟”式建筑更是尽显特色。只是没有什么能比得上那个个熟悉的身影,张张热情的脸庞对于我们的珍贵意义。尽管我们的车已经提前到达,可在馆内的人已经等了好久...... 这里,要不是有龚继成前生今世的血脉渊源; 有这块土地秉承递进的遗传基因,怎么会有今天这一幕?

   走进馆内,迎面所见是一根高九米寓意“定海神针”的大柱,上面雕刻了华夏元祖开天辟地、补天治水的千古传说。“神针”金光灿灿,需仰天而视,背景配有蓝色的镜面,犹如碧波万顷,一派江海磅礴之势。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一层全部,然后就上二层,进入海门 ”名人馆“ 。

   名人馆陈列着海门历史上收集的卓越人物。展馆中央立有五座真人尺寸的玻璃钢仿铜雕像:陈朝玉——海门开垦新涨沙田时期的史祖辈人物。张謇——清末状元,近代史上著名的杰出政治家、实业家。龚继成——土木工程师,中国抗战时期滇缅交通史上的民族英雄。沈惠农——中共海门第一任县委书记。朱南山——民国时期的十二位名医之一。   
   展馆两侧 陈列着其他先贤的事迹介绍,他们是:沈起,崔桐、丁有煜、陈朝玉、徐文灿、刘旦诞,陆侃如、秦超、郁仁治、沈惠农、卞之琳、施成熙、徐有痒。

   龚继成雕像的设计是参考一张“滇缅铁路工务局门前的全身照”中的装束。其中经纬仪和三脚架也是原版照片的再现。雕像手握的地图上面印有“中印公路全图”,以涵盖龚继成在1938至1945年期间从事的全部工程主线。

   家族捐赠的龚继成文物:

    1、【斯坦因爵士于1900~1901年、1906~1908年、1913~1915年间在中国土耳其斯坦和甘肃勘察后绘制地图的报告】

    2、绥新勘路纪念石  

    3、中国第一架国产经纬仪原照  

    4、【滇缅铁路工务局第二总段工程摄影册】

   中午,唐馆长在展馆会议室专门为我们颁发了龚继成家属文物捐献证书,照片左起季启申、龚长桥、黄付市长、唐馆长、陈局长

海纳百川 强毅力行    

   有了这些年来对滇缅公路这段历史的学习探究;有了父辈人执着不懈的文献积累和一路指引;有了从祖母那儿深深感受到的祖父的人格风骨,这八个字才会令我感悟顿生:“ 海纳百川”是一种天性,是一种雍容收纳的顺势,而“强毅力行”则是一种从精神境界中提升出来的开阔视野和攻坚力量。二者相为滋养交替才会有海门今天的不凡格局。正是这种人文气质浇灌着这片土地,繁衍出一代代海门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