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荣哀】

 1945年11月22日上午11时,龚继成先生因脑溢血,医治无效,在昆明巡津新村寓所,与世长辞。中央通讯社于当天迅速发送电讯。顷刻之间,噩耗传遍祖国各地。
 自11月27日起至30日,《大公报》每天刊登治丧委员会《龚继成先生逝世讣告》,连续4天。
 11月29日在寓所隆重开吊,次日发引。前来吊唁和执绋的人流络绎不绝,人们含悲向这位杰出的工程师致敬、诀别。其中有许多滇缅公路、滇缅铁路、西祥公路、呈贡机场、中印公路、中印输油管线的建设者,多年来他们始终与龚先生一道拼命搏击、甘苦同尝、安危与共。
 12月14日,陪都重庆各界在国民外交协会礼堂举行追悼会,与会者300多人,共同追思龚先生不平凡的一生。“对龚氏悼惜备至。谓为建国途中之一大损失。”并“当场集议编纂龚继成氏纪念册。征文范围除一部分为龚氏生平事迹及计划外,大部分为学术论文。撰述者皆属知名人士,由茅以升氏主编,在沪印行。”次日,《中央日报》发表专文,历叙继成先生为交通工程建设,为抗战事业所做的巨大贡献,嗟叹:“他死了,更是给我们一种难以弥补的损失。这是工程界的不幸,祖国的不幸,也是全人类的不幸。让我们为这伟大匠师的离去而哀悼吧!”
 1946年3月,国民政府颁布褒扬令,表彰龚继成先生的功绩,称赞他“好学深思,志行明毅,历年办理交通工程,不顾艰险,跋涉于丛山瘴疠之区,建树宏多, 洵属有功抗战。其所研究制造之测量仪器,出品优良,尤为难得。”此时,龚先生的灵柩也已由当局派专车,从昆明运送抵沪,暂厝于斜土路上的通如海启同乡会馆。5月12日,上海各界,以及南通、海门、启东等地旅沪同乡,聚集于会馆,开会追悼。因为,“感念先生粹理交通工程,不顾艰辛,贡献抗战,厥功甚伟。际兹复兴建设之始,溘然长逝,实为国家一大损失。政府明令褒扬。渝、滇人士开会纪念。同人等追念先生艰苦卓越精神,发起追悼大会。”
 1947年10月29日,交通部公路总局颁发训令, 鉴于继成先生“生前对于公路工程贡献殊多。在滇西敌我鏖战时,亲赴前线,抢修史迪威公路,打通国际路线,尤着勋劳。经呈,奉交通部核准,以史迪威公路跨越怒江之惠人桥,命名为继成桥,以资纪念。”
 于此前后,中国工程师学会将1945年度“中国工程荣誉奖章”追授予龚先生,以旌扬他为打通中印公路、建设中印输油管所作的贡献。这是当时中国工程界、科技界的最高奖誉。每年得主限仅一人。从1935年首次颁奖起,到1949年为至的14年间,获此殊荣者全国总共才9人。
 物换星移。七十多年之后重温这段史实,仍让人激动感慨不已。龚先生以其高尚品格和巨大功绩,深深地感动了世人。 他所赢得的景仰和缅怀、他身后的种种荣哀,实在是实至名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