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清先生在《铸就血脉》首映式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今天在这里举行首映式,得到了昆明市工人文化宫的大力支持,影片《铸就血脉》的成功拍摄,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以及在座各位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我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感谢!谢谢大家!
  电视文献片《铸就血脉》历经了近一年的拍摄、制作,今天,终于跟大家见面了。
  这一年的创作历程,从采访、写作、拍摄以及后期的剪辑,让我再次触碰到了滇西抗战这段悲壮的历史;也更进一步了解到我们的父辈,曾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所有过的辉煌人生!
  《铸就血脉》是一部讲诉滇西抗战史的文献纪实片。1942年,日军攻陷缅甸以后,云南由抗战的后方变为了最前沿。影片通过美军当年拍摄的大量珍贵历史镜头、以及情景再现,真实记录了龚继成先生在滇西战场上多个重要时段的人生经历;再现了发生在我省的这段血与火的历史。
  2015年,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作为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的摄影师,前往美国参加“飞虎归来”大型巡展活动。在华盛顿有幸认识并采访到龚继成先生的长孙女——龚长桥女士。第一次听到了龚继成修筑滇缅公路的一些故事。那一刻,我被深深感动了!
  龚继成先生早年作为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与瑞典籍世界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为修通中国与中亚的交通枢纽,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中工作了近2年,这一时期的特殊经历,为他日后筑路、架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1939年到1945年,龚继成先生奋战在云南、广西、四川等地。他指挥修建了滇缅铁路、西祥公路、昆明呈贡机场、广西丹竹机场和四川的简阳机场;抢修和扩建了重庆白市驿机场以及修筑中印输油管道和史迪威公路;在滇西反攻战中,龚继成带领抢险队,冒死抢修惠通桥和滇缅公路,为滇西反攻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龚继成先生却因为积劳成疾,过早的离开了这个世界。而他留给我们的这种精神、这种在民族存亡时敢于“铁肩担道义”的英雄主义,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能屹立于东方大地之上的精神财富!
  为了缅怀先烈,记住这些为民族解放战争作出了巨大牺牲的民族英雄。2016年,我开始拍摄这部滇西抗战题材的文献纪实片,以告慰在滇西这块热土上浴血奋战过的中国魂!
  在拍摄这部片子的过程中,得到了龚继成先生家属的大力支持。龚继成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有72年了,生前只留下及少的几张照片。为了真实再现龚继成先生的人生经历,我通过从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以及各种渠道和同行、同事,包括在座的一些朋友,搜集、整理到大量珍贵的历史素材资料,多次沿滇缅公路前往滇西实地拍摄;这期间,曾3次到贵州晴隆24道拐实景拍摄,以及在广西、四川等地,寻找当年龚继成先生的足迹;2016年初,在上海,我见到了龚继成先生的多名子女。令我特别难忘的,是在北京采访到龚继成先生的大儿子、《龚继成——滇缅交通史上的民族英雄》一书的作者、90岁高龄的龚启英老人,听他讲诉龚继成在戈壁沙漠以及抗日战争中的传奇故事......然而,龚启英老人于去年9月已经离开了我们。为此,我十分内疚和难过。最终,他老人家没能看到《铸就血脉》这部片子的完成,在此,我表示深深的歉意!
  回顾历史,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生活;重温历史,我们更能领会先辈们撑起民族脊梁的铁肩道义。龚继成先生是战争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是抗日民族英雄,他以坚硬的风采,完成了铁肩担道义、马革裹尸还的辉煌人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