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继成——用生命铸就滇缅路的总工程师

—王征宇博士在《铸就血脉》首映式上的演讲
龚继成先生是海门人,他一共只走过了短短的45年人生。龚继成先生的长子,也是我和龚长桥女士的父亲,龚启英先生称他为滇缅交通史上的民族英雄,因为他在抗战期间主持了多项重要工程,他获得了中国第一流工程师的嘉誉,并被授予中国工程师的最高荣誉——“中国工程师荣誉奖章”,这是当时中国工程师的最高荣誉,在那个年代,中国工程师奖,一年只有一个名额。
让我们一起看一下龚继成先生的总体人生。1933年,他参加为开通内地与新疆的公路交通以及测量兰新铁路走向而组织的“西北公路查勘队”,这是他人生经历的起步,也是他辉煌人生的前奏。 1938年抗战开始,他主持修建作为中国抗战主要国际通道的滇缅铁路第二总段。1941年,负责“抗战生命线”西祥公路的建设,并对重点桥梁涵洞工程进行优化施工。1942年5月,为将侵华日军阻隔在怒江西岸,忍痛对滇缅公路、滇缅铁路进行破路。 1942年——1943年期间,随着滇西抗战进入相持最困难的阶段,随着驼峰航线的建立,他率领民工直接为飞虎队降落云南,降落西南打造了基础。他修建了一系列的机场,包括呈贡机场、丹竹机场等等,也就是后来的驼峰机场。这段时间他所做的贡献,直接输送的不仅是地面的血线,而且构筑了空中血线。1943年到1945年期间,战争从相持转入反攻阶段,全国抗战的反攻是在云南是在滇西打响的,随着战争的反攻推进,他的修路部队一路随着战争部队而推进,战争打到那里,他就修路修到那里,抢通缅甸进入云南的道路,中印公路及中印输油管道。1945年8月,战争结束,9月,日本人签署投降书,11月,龚继成先生走完了他的人生最后道路。这就是一位伟大的工程师的一个人生轨迹。
我们具体地回顾一下,接下来的影片中会详细地陈述这些细节,我收集了一些史料,拼凑成这样一些说法。这个是在1933年—1934年,龚继成先生进入他人生辉煌时期的前奏,他参与了西北勘探,为了开通内地与新疆的公路交通,龚继成受铁道部委派,与当时中国优秀的地球物理学家陈宗器和铁路工程师尤寅照一起,参与了斯文•赫定——非常著名的探险家和勘探学家的科考队,随斯文•赫定在荒漠戈壁工作了近2年。这就是他们当时在西北走的这条道路,这条道路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叫“丝绸之路”。在30年代,走这样的道路进行大规模的勘探,是一个壮举!直到今天,当我们用吉普车等现代化的装备走这条道路,仍然是一项挑战,何况在那个时候,这就是当初他们勘探的道路,他们勘探的驮队,他们是我国打通西北通路(就是丝绸之路)的先行者。
龚继成先生的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体现在抗战八年。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为了理解龚继成先生所领导的这个血线的重大意义,我们必须看一下抗战是怎么兴起的?这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抗战八年。我们看一下中国地图,这个抗战是怎么打起来的呢?抗战是从东北,1931年东北的“九一八”事件,“九一八”事件发生在沈阳,日本人袭击北大营,从那个时候开始,从沈阳迅速覆盖了整个东北,然后占据了当时的所谓朝鲜。1937年的7月7日,北京郊区的卢沟桥,华北事变,日本人就开始占领包括上海、北平整个的华北、东北拓展到向全国战区蔓延。所以日本人的打仗是从海上,从华北、东北作为根据地进来的,后来南京沦陷了。当初的国民政府在这样的情况下,组建了全国范围的战区,西北战区,大家看到日本人并没有往西面太远的地方进,因为这是国民政府的战区,守住了。这个地方最重要的地方是长沙,长沙是当初往西进最主要的道路,长沙保卫战是由薛岳将军指挥;另外一路娘子关战役,由胡宗南指挥,它都是国民党重大的战区。日本人占据着全国,其实重要的地区它并没有占据,因为抗日建制体系没有打破,这就是因为当初的战区分布,日本人占领的地方是沿海。比较困难的是中国沿海的所有港口都被日本人占领,中国的盟军要援助中国的援华物质进入就没有陆路出口,所以当初国民政府退守重庆以后,国民政府需要在重庆打通一条国际上的交通线,让援华物质可以进来。在这个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唯一可以打通的通路是往这个地方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印公路,滇缅公路,它的出处就在这个地方,这样就可以理解盟军统帅部当初制定的战略规划,就是龚继成先生1937年以后的人生轨迹。理解这段抗战的历史,这么一个大格局,才能理解龚继成先生他的功绩是多么伟大!所以我们看一下,战场上日本人控制了所有沿海港口,国民政府在重庆,需要修一条路从重庆能够通向海陆,在美国人后来的回忆录中,跟今天中国现在的提法稍微有点不一样,今天中国讲滇缅公路这个字,是讲云南往缅甸去,但在美国人的回忆录中,这条路也被称作为史迪威公路,史迪威公路这条路在美国人的回忆录当中,是指从缅甸一直通向重庆,因为对美国人来说,援华物质,进云南还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进到重庆,进到国民政府的核心掌控地带,这条路才算走通。所以大家知道在历史上有一张非常著名的盟军史迪威公路的照片,就是著名的所谓24拐,24拐没有发生在云南,其实它是走在贵州,在云南的人认为这是滇缅公路的一部份,在争论是还是不是,在世界范围之内,史迪威公路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个地方,国民政府的陪都一直到境内的线,那条路是在贵州境内,这是一个历史的插曲。国民政府迁到大西南以后,四川作为最后一道防线,成为蒋委员长最后的指挥中心,国民政府的中心,在这个时候,滇缅公路与滇缅铁路成为当初2条能够从重庆通往境外通往出海口的唯一通路,获得盟军提供过来的援华物质,盟军这个概念是1941年以后才有的,1937年的时候,美国政府、英国政府支援国民政府是一种道义上的援助,还不叫盟军,但这条通路必须通向海上,那个时候日本人和美国人、英国人还没有彻底翻脸,当时这是唯一能够支援国民政府的二个通路,所以这就是滇缅公路、滇缅铁路的战略意义。龚继成先生临危受命负责修建这条铁路,大家想想这对于战局有多大影响!作为一个工程师,他能为国家做的最伟大贡献,就是当国家有召唤的时候,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承受这样一份重托,承受这样一份责任,这就是龚继成在战争刚开始所做的事情。
1941年修建西祥公路,西祥公路是重庆通往云南的通路,这条路也被称为史迪威公路的北线,史迪威公路这条路和滇缅公路在国外的理解完全一样,国外的理解就是从支撑地一直到国民政府所在地,而在国民政府北端这条线就是所谓的西祥公路,今天也被称为第二条抗战生命线,540万公里,这条路是直接从重庆一直往四川往云南这边通,四川境内一段长260公里,云南境内一段长289.4公里。这么一条路,大家刚才看到了地形图,整个云南是崇山峻岭, 1941年—1942年,随着战争的展开,国民政府需要修建交通线,支持长期抗战、支持物质的需求更加迫切,当时日本人根本不相信国民政府可以坚持,它认为战争在三个月内会结束,日本人完全不相信在西南这么一个崇山峻岭当中,机械化设备根本开不进去,我在2015年2016年开车走过云南,走过腾冲,那个路上我开着现代化的越野车,开着美式吉普,改装过的吉普车,走哪个路,我今天都会觉得非常震撼!何况在哪个时候修那样的路,他们愣是用30万民工,大部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用人拉肩扛开拓出了这么一条路,战争的通路,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战争血脉!但是随着战争的延期,战争的进展,日本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公开撕破脸皮以后,日本人就开始占据缅甸、印度,使得整个西面的通路被日本人切断了,刚才大家看到大地图,日本人从东面,从东面进入中国的华北、华中、华南的战区都被国民政府的重要部队堵住了,但是日本人占据了缅甸,占据了越南以后,日本人从西南,从西面往中国围攻过来,在这个时候,这个公路另外一端已经落到日本人手里,这个公路就成为日本人进攻的通路,所以要破路,战争就是这样瞬息万变!而这样一个任务又落在龚继成和他的民工手里,这就是战争!1940年,这一年日本人6次轰炸惠通桥,在那个环境下要修路、破路,修桥、炸桥,这是多么艰难的事情!这就是战争!这就是龚继成先生在战争年代一个知识分子以一已之力挑起了民族的重托!侵华日军始终把滇缅公路视作眼中钉肉中刺,但是滇缅公路开始是我们一条血线,后来成为反攻的主要支柱,最终是滇缅公路这样一条路使侵华的日军在西南在滇西彻底葬送了!全中国抗战的反攻发生在云南,云南的反攻发生在滇西,滇西的反攻靠的是这条公路,这条公路的总工程师是龚继成!
1943年,随着破路,路上交通线的被阻隔,战争还要持续,那个时候盟军已经参战,盟军参战的方式,就是今天所说的著名的飞虎队,我们都知道飞虎队在今天的历史上是中美之间共同并肩抗击侵略者的一出伟大的历史剧,这样一个飞虎队的历史传奇,就是他们飞越驼峰航线把抗战物质源源不断送入中国,但是大家想一想,飞机是要降落的,降落在那里?降落在云南、四川的机场,那个时候昆明的机场,重庆的机场,早就被日本人炸得面目全非,早就不能降落飞机了,所以他们必须在野地里,在日本人还没有关注的地方极其迅速地在空中侦察还没有意识到之前,用几十天的时间就造出一个机场来,这是战争!而这个时候,大家可以看一下,他们用63天的紧张施工,完成了2公里长的跑道,12座机堡的修建任务,驼峰机场,当时叫呈贡机场,这是在凿山洞修机场,这里的许多机场,今天大部份已经弃之不用了,它不符合今天的航空安全标准,但是在战争期间,那就是血线在云南在四川的落脚点,空中血线就是这样搭建起来的,飞虎队靠着这些落脚点,完成了飞虎队的伟大业绩。而我们今天不应该忘记修建了那些飞机场的民工们和他们领头的工程师龚继成先生!
1943年—1945年,随着战争的推进,盟军开始反攻,美军派出技术人员,帮助在缅甸公路上抢修中印公路,为什么抢修公路?因为盟军要反攻,在全世界太平洋战争的版图上,随着中途岛战役的胜利,日本人从攻势转入守势,盟军转入攻势,1944年太平洋战争开始转机,但是在中国战场上,还没有开始,盟军准备了这样一个反击,所以先修路。战争还在进行,怒江西岸,所谓滇西还在日本人手里,这个时候他们派出人员进行勘探,开始修筑这样一个公路,大家可以看到,保山县城欢迎车队,路修到保山了,大家可以看到,修路的工作是这样进行的,人拉肩扛,这样的方式在干。1943年10月,远征军发起了缅北滇西大反攻,中印公路标志着中国战场的实力天枰彻底扭转了,在中印公路开通之后3个月,湘西雪峰会战中,我们就靠自己的力量彻底击溃10万日本军队,这个是三次长沙大会战中最成功的一次,这是长沙会战,龚继成他们在这个时候,抢修铁路、抢修公路。中国部队随着战争步伐向境外推进,他们的修路队伍直接向境外开进。
还有一件事情必须要提到,是中印的输油管道。1943年—1945年期间,随着战争的推进,战争期间需要消耗大量的汽油,汽车、各种各样的机械化装备,和日本人打仗需要汽油,汽油是战争机器的燃料,为了推进这样一件事情,大家可以看一下,龚继成先生领导民工铺设了当初世界历史上堪称奇迹的中印管道,中印输油管道被誉为盟军抗战的生命线,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血线,这条由中美缅印等国共同修筑的长达3218公里的成品油管线,是中国第一条成品油管线,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一条成品油管线,为中国抗战胜利提供了保证。中印油管堪称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伟大的军事工程之一。这条输油管的修建,是盟军最终在亚洲大陆打败日本侵略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这一条中印输油管道背后承载着数十万民工的努力,承载着项目总工程师龚继成的丰功伟业,大家可以看一下,龚继成先生所做的事情对于战争起着多么重大的作用!
1944年—1945年,缅甸公路修复,大反攻开始,我们这里采集了几张仅有的历史照片,这是龚继成先生跟美方的工兵团司令薛德洛克在中缅国界处会师时合影,这边写着缅甸这边写着中国,龚继成把路修到了国外,这是中印公路的通车典礼,他们把路随着战争节奏的推进,他们在路上把战争胜利的脚步大大向前推进。然后是桥,也是在44年45年期间,他们为盟军的大反攻修桥铺路,为什么要修桥?整个云南滇西抗战、铁血滇西,日本铁蹄被阻碍在怒江西岸,怒江天险从北到南,把日本铁蹄阻档在外,使得云南的大部份地方包括昆明,在战争期间从来没有落入日本铁蹄的蹂躏,这是仰仗怒江天险的保护,战争开始的前期,他们把怒江上的桥炸掉,包括惠通桥等等,但随着战争节奏的推进,随着盟军开始转入反攻,他们需要从云南的东面往西面去,他们需要解放滇西,滇西、怒江西岸还是日本人占领的,为了解放云南,解放滇西,为了使远征军的反攻能顺利展开,需要在怒江上再次把桥架起来,他们是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修桥,战争中间把桥炸了,现在又要把桥修上,这不是折腾,这是工程技术人员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在为战争胜利铺修一条道路,这就是当初的惠通桥修复通车,盟军主力部队第八军开赴过去,赴松山前线战场,这是当初的远征军司令卫立煌将军在惠通桥上视察。这个过程,使得龚继成先生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中,从战略相持到最后反攻,指挥着千军万马随着军队往前推进,他的民工队伍、他的修桥队伍,他的数以千计万计的工程技术人员随着战争积极往前推进,而他是一个不拿枪的将军,他是一个指挥千军万马铺路架桥的统帅。
1945年,抗战胜利了,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3日,日本人在密苏里战舰上,在麦克阿瑟将军面前签署了投降书,中国参与见证了这个事件。日本人投降以后,整个的国民政府从西南开始往北京、上海、广州一线等地迁移,去接管日本人撤退留下来的地区。而这个时候龚继成先生操心的是他几十万民工怎么办呢?他底下数以千计数以万计的工程技术人员怎么办呢?他回到了家里,11月22号,日本人投降两个月以后,积劳成疾,龚继成在昆明家中突发脑溢血溘然长逝,他在深重的忧虑中,走完了45年的人生。他没有得到享受胜利的喜悦,他把他一生真的可以说是鞠躬尽瘁贡献给了中国人民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战胜了外族入侵的历史,堂堂正正地打败了入侵者,通过他的血肉之躯通过八年历史赢得了胜利,他走完了45年人生的最后道路。这样一段历史,不能不让人感觉到感慨万千!
这是龚继成先生的夫人,我和龚长桥的祖母,我和龚长桥的恋爱、结婚是她一手操办的,我对她很敬重。这是我和龚长桥的父亲,龚启英先生,龚继成的长子,这张照片上龚继成的其他几个子女都没在这张照片上,他回家的时间是极少的,在战争期间,和家人是聚少离多。而这样一段历史,就定格在1945年。随着抗战的胜利,国民政府后来走向了不同轨迹。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可以说,龚继成先生他的一生,没有一件事情按照今天的主流意识形态可以有指责的,他没有做过一件对于民族,那怕对于今天的主流意识有悖的事情,他没有参与后来的任何事情,他的历史定格在抗战胜利的一瞬间。
今天,抗战胜利这么多年了,这段历史因为政权的更迭,由于国民政府去了台湾,使得我们对于滇西这段历史,远征军这段历史,在很长一段时间当中,被淹没了,历史好像蒙上了一层灰尘,后来人不知道。但是我们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我们希望重温历史,我们希望得到些什么呢?
我非常感谢今天有这么多的人来和我们一起回顾这段历史,我自己总结了这么几点,我们为什么纪念龚继成?因为那是中美间血染的友谊!中国和美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很多事情,但是我们回过头去看,龚继成所经历的那段历史,是中美间,无论你持何种政治观点,无论你代表什么政治立场,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只要你是一个今天的美国人,都无可争议的,那是两国共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中国远征军的历史,是整个反法西斯盟军历史的一部份,中国第一次派部队走出国门,参加正义的战争,而龚继成为远征军铺路架桥。再说一条,美国飞虎队英雄般地飞越驼峰,在空中搭建这条血线,为中国抗战输送宝贵物质,龚继成为飞虎队修建机场,我想不用多说一个字,大家能够理解这个份量!今天,对于太平洋两岸的人,重温这段历史,那边是飞虎队,在滇西抗战纪念馆,就在腾冲,纪念馆的墙上贴着这些飞虎队员的照片,他们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这边是中国远征军,也在腾冲,也在滇西抗战纪念馆的边上,国殇墓园,刻着远征军将士的名字。中国参与了抗战,美国参与了抗战,盟军统一参与了抗战,这边代表中国,这边代表美国,龚继成参与了所有这些事件,龚继成以他的努力,使得我们在看到滇缅抗战中所有重大事件,写这段历史都不能不提到龚继成,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纪念龚继成!
我们为什么要纪念龚继成?因为是国共两党共患难的回忆!从那个时候,直到今天,一个正统的国民党人和一个正统的共产党人都会承认那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在腾冲还有一个民间博物馆,我去的时候拍了一张照片,这个扁上“铁血滇缅”,题词的是迟浩田——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共产党员,战争英雄。同样一个城市同样一个博物馆,也在今天,这个扁上“滇西抗战纪念馆”,谁题词的?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共产党人国民党人都认为这段历史值得用大写的文字来书写,在国殇墓园,有一块扁写着“碧血千秋”,蒋中正题词,我在那儿伫立良久,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只要你还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到了这个地方都要沉思立足,你到了这个地方都要鞠躬,超越意识形态,超越党争,超越任何的分歧,这是我们对前人领导的抗战英雄的尊敬,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对这段历史的尊敬,这也是今天的国民党人对这段历史的尊敬。这样一段历史在今天更加有意义,任何时候,国共合作就民族兴,今天台海局势的发展召唤国共再次携手。回顾那段历史,国民党人共产党人都到这个地方来凭吊,因为这个地方的历史,这段历史是国共再次合作的由民族热血凝成的一个纽带!纪念龚继成,不仅是一个人,我们记住那段历史,记住国共两党在历史上可以做出今后更应该做出伟大的贡献!而这段历史,已经得到国共两党当今领导们的共识,所以我们纪念龚继成。
我们为什么纪念龚继成?因为那是政府和民间共同的意识。抗战的这段历史,这段民族危亡之间,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普通工程师,挺身而出做出这样一番事业,不管你持什么政治意识,不管你是官还是民,不管你在今天持何种政治立场,你都会相信都会承认这是政府和民间,我们今天跨过任何观念纷争都能够称颂的一个立足点,纪念这段历史,是今天中国无论是我们国家倡导中国梦,也无论是我们民间可能有各种各样的不满意,但我可以肯定地说,到云南到腾冲到滇西来凭吊古战场,回忆那段历史,只要你是中国人你来这个地方,你到了昆明到了云南到了滇西,你到了腾冲,到了保山,你一定会被那种民族的历史所震撼!不管你政治信仰是什么,这种震撼,这种对历史的尊重,成为超越我们国家任何意识形态的不同,超越民间和政府之间任何意见不一致而高高在上的民族主流意识。腾冲的这个纪念馆,我们今天纪念龚继成的这个主题,超越任何意识形态之争,所以我们今天纪念龚继成,因为靠这种力量可以凝聚成民族的凝聚力,我们今天所说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的力量源泉,不在官,也不在民,而在于民族,而龚继成代表我们这种民族魂!
我们为什么纪念龚继成?看看龚继成一辈子的轨迹,那是一带一路开始的地方,还记得这条路吗?龚继成在30年代刚开始,还是一个年轻的工程师到交通部报到的时候,他被委派参与考察那条骆驼走的路,顺着地图看,从中原出发,经过陕西过潼关进入河西走廊经过敦煌去新疆哈密这条路就是最正宗意义上的丝绸之路。龚继成做的是丝绸之路上的考察,考察的目的是修路。龚继成最辉煌的人生八年,所做的事情,就是希望在中国打通到海边的通路,滇缅公路、中印公路、中印输油管道、都是向海边延伸,都是要通向大海,因为东半边的海被日本人锁定住了,即使在战争时期,在中华民族最危急存亡的时期,我们希望奔向大海,海上通路,海上丝绸之路!龚继成他在中华民族最危急存亡的时期,他的轨迹,用一带一路这个概念来形容一点不为过,龚继成和几位知名的工程师科学家,在没有现代工具的时候走向了丝绸之路,所谓一路,在战争期间中印公路、滇缅公路、滇缅铁路、中印输油管道、呈贡机场等等,那都是要打通海上通路。我们今天纪念龚继成它的主题意义在于我们可以沿着先人足迹走向新世纪的一带一路,这是今天中华民族新的使命!
今天我和龚长桥,我们一些后人走这条路,我们沿着先人的足迹走河西走廊通过甘肃去新疆,我们不止一次走过那条路,我们开车从昆明去保山,去腾冲,去当初的滇缅公路,我们沿着先人开创的道路去走,每一步路上都要激起后辈的责任,这个责任归属体现在那就是一带一路开始的地方,那是中国梦,中华民族复兴之梦起步的地方!我想就以这献给我们滇缅交通史上的民族英雄龚继成先生!

谢谢大家!